河南18億大騙局主犯被判無期 僅1億多用于實體投資
(原標題:18億大騙局主犯被判無期!以新三板上市入股之名做局,吸引上萬人)
證券時報客戶端8月13日報道,河南濮陽一老板以其實際控制的多家公司新三板上市入股等名義,面向社會非法募資18億元,僅1億多用于實體投資;該老板還利用擔任慈孝基金會理事長職務上的便利,將基金會2980萬元轉出后非法占為己有。被終審判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了對濮陽市宏豐實業集團實控人韓學臣等人集資詐騙、職務侵占行為的二審刑事裁定書,以集資詐騙罪和職務侵占罪對韓學臣進行量刑,但他本人認為自己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遂提起上訴,在終審判決中被維持原判。
券商中國記者發現,因非法集資等罪名被判無期的案件不在少數,就在7月份,因在IPO期間創立空殼公司虛構銷售交易,非法集資粉飾業績以達上市目的,湖南紅太陽電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紅陽被湖南省高院駁回上訴,判處無期徒刑,維持原判。
以新三板上市入股之名,非法募資18億
時間倒回2011年至2015年間,彼時,新三板被視作資本市場的新興風口,廣受追逐。河南濮陽一企業老板韓學臣,開始“以身涉險”。
韓學臣是濮陽市宏豐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宏豐投資”)、濮陽市龍都瑞祥農業生態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都瑞祥生態園”)、濮陽市宏豐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宏豐實業”)等多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韓學臣以上述企業投資飛宇化工、綠能高科、王樓生態園、龍都瑞祥生態園新三板上市入股等名義,以高息為誘餌面向社會非法集資,收到集資款后用于生產經營活動的款項與籌集資金規模明顯不成比例。